作为10号线一期的延伸线,10号线二期从已运营的一期双流机场T2航站楼站出发,串联红牌楼商圈、双流机场、双流西客运枢纽、花源新城、花桥新城至新津主城区,是一条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是成都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南拓”战略的重要一环。
10号线二期工程正线铺轨全长约54.132公里,道岔30组,交叉渡线3组,全线共设高大路停车场、花五、花源、双流西、板桥五个铺轨基地,停车场1座,车辆段1座;共设车站10座,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5座。
01、干扰大 轨行区内多专业交叉施工
10号线二期在施工图阶段,全线设有四处铺轨基地,同时轨行区内空间小,要兼顾近十个专业在轨行区内作业,交叉施工干扰大。
为保证轨道施工安全、有序推进,成都地铁:
一是根据工筹节点要求,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在原有铺轨基地数量基础上,新增一个铺轨基地和两个散铺点,且在确保铺轨施工稳步推进的同时,满足各专业施工需要;
二是每周二,组织全线轨行区施工巡查和每周三召开轨行区施工督查例会,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存在问题,调整及优化施工方案,保证轨道施工快速、安全、有序。
02、压力大 轨道施工临近多个建筑物
10号线二期工程临近多个人员密集、建筑物群,分别是下穿双流机场场坪、T2航站楼,并与既有地铁3号线双流西站同站台,安全监管压力大。
为保证相关敏感区施工安全,成都地铁做了这些:
一是编制施工专项方案,建立了敏感区域施工安全管理、紧急救援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流程上明确了安全要求;
二是严格现场施工规范,要求增设多台大型鼓风机,引导烟尘安全排放,避免施工产生的烟尘进入敏感区域,同时尽量在夜间地铁停运、机场人流少时组织施工,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影响。
三是施工期间每天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严格控制烟尘浓度,确保施工安全。
铺轨工程自2018年8月25日在高大路停车场铺轨基地正式开铺以来,在成都地铁的统筹组织下,参建各方紧盯节点目标、强化安全管控、狠抓标准提升,多措并举,确保工程安全优质。
科学组织、超前谋划
针对全线轨道施工任务重、点多线长的工程实际,开工之初,成都地铁组织参建各方,对轨道工筹、铺轨关键线路,进行了详细梳理,对轨道工程施工质量卡控重点及轨行区施工安全控制要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后期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管控措施,保证了安全优质完成铺轨施工。
精细管理、精心施工
轨道工程的施工精度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运营线路的平顺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该线路采用了CPⅢ测量控制系统,使轨道施工精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为了满足减振需求,施工中在轨道结构上采用了减振扣件、减震垫和钢弹簧浮置板三种减振手段,大幅度降低了车辆通过时产生的震动影响。
另外,成都地铁还制定了开工条件验收及轨道施工标准化手册,明确了每个工序的要求和标准,注重工程细节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积极推行样板引路制度,施工单位先行施工样板段,不断优化改进样板段施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样板段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规模化施工。
提前介入、动态调整
成都地铁积极跟踪掌握土建轨行区施工进度,及时协调场地移交,并根据实际移交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施工方案。对参建各方进一步细化工期节点,各专业之间采取无缝衔接、交叉施工,确保了轨道铺设工期目标的实现。
加大投入、改进工法
成都地铁在施工中根据工程进展需要,不断加大资源投入,自2018年12月份施工进入高峰以来,铺轨施工人员由560余人增加到1100余人,投入各类机械设备146台(套),在关键线路上每个铺轨作业面人数由60人增加到80人,铺轨小吊每作业面由2台增加到3台。
同时,在冬季道床施工时采取棉被覆盖保温;雨季战雨天、抢晴天,高架施工时采用活动雨棚,夏季道床施工养护采用沿线布设水管洒水养护等措施;在施工中改进出新的端子控制装置、限界检测车、高架段道岔预铺施工等工法,更好的把控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10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轨通”,为后续机电安装及系统工程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该线按期高标准开通试运营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1月31日,成都地铁10号线二期电客车第一批次,共15列电客车顺利到段并完成卸车,这标志着:10号线二期工程进入运营筹备的关键阶段。
10号线二期开通后,地铁覆盖区域以及乘客出行距离,较目前都将有所增加,线网可达性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高效。
(来源:成都地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