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心 | 帮助中心 | 86-21-64298707/13651682563
养护网公告
当前位置:首 页 > 行业资讯 > 养护网公告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

更新时间:2019-8-16 15:11:14 浏览次数:573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发展阔步前进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经历了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和提质发展的过程。

  探索发展阶段(1949-1978年)。194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0.64%。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时期,出现了一批新兴工矿业城市,武汉、太原和洛阳等老城市也进行了扩建改造,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持续增加。196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19.75%,比1949年末提高了9.1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3个百分点;城市数达到199个,增加了67个,年均增加6个。进入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一大批新设置的市退回县建制,一部分地级市降为县级市,人口流动受到户籍政策的严格控制,城镇化进程有所波动。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启动,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和城镇人口有所增加,区域协调性有所改善,至197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保持在17%-18%之间。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11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重点很快转向城市,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特区逐步设立,沿海城市、三个“三角”地区[1]、海南岛和上海浦东陆续开放,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放松,农村人口快速向城镇流动,乡镇企业兴起,城市和小城镇数量迅速增加。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993年,设市标准放宽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发展。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逐步成形,城市集聚效应更加明显。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市商业更加兴旺,市场更加繁荣。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实施,改革开放逐渐扩展至沿边、沿江和沿主要交通干线城市,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工作和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比重超过了50%,比1978年末提高33.3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1个百分点。

  提质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年,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领域配套改革相继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明显加快,大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速发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群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区域分布更加均衡。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1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37%,比2015年提高了3.4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6个百分点。

  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小城市发展齐头并进

  城市数量显著增多。1948年末,我国城市共有58个,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大批县城改设为城市。1949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3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65个,县级市67个;建制镇2000个左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整体比较曲折,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迟缓。1978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93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01个,县级市92个;建制镇2176个。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通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持续协调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2018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75个;建制镇21297个。

  城市人口规模明显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人口规模普遍较小。1949年末,城市[2]人口共3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741万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仅有5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有7个,20-50万人口的城市有18个,人口少于20万的城市多达102个。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市人口规模持续快速扩大。2017年末,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户籍人口达到48356万人,户籍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4个,300-500万人口的城市有16个,50-30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219个,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有49个。

  城市占地面积大幅度扩展。70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行政区划的调整,我国城市区域快速拓展,如北京市内城区从二环路内扩大到了六环路内甚至更大;深圳市由一个边陲小渔镇发展成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1981年至2017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438平方公里增加到56225平方公里,增加了48787平方公里,增长了6.6倍。

  三、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经济基础非常薄弱。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市百业兴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加。1988年,全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占全国的一半左右。2017年,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52.1万亿元,占全国的63.0%;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4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地级以上城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361个,全年利润总额达41428亿元;而1978年城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只有477亿元。各类所有制工业企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发展迅速。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有9157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8%。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7年,地级以上城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5714亿元,占全国的60.9%;上海、北京、深圳和天津等10个城市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千亿元。而1978年全部城市的公共财政收入只有584亿元。201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3.2万亿元,比1995年增加61.6万亿元,占全国的98.5%,提高20.4个百分点;城镇住宅投资8.1万亿元,比1995年增加7.7万亿元,占全国的92.6%,提高23.4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完成国家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工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改革开放后,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加速向城市集聚,现代工业体系快速建立,服务业迅猛发展,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转为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带动。十八大以来,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调整持续升级,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服务业迅速兴起,文化、旅游和康养等“幸福产业”快速崛起,城市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成果明显,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和活力进一步释放。2017年,地级以上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9%、41.4%和55.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商业连锁店、大型百货超市和商业综合体快速涌现,促进了城市贸易市场的繁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2018年,全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325637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5%。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达到12.8万个,占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64.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54.8万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的87.0%。而1978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只有44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8%。

  科技创新持续增强。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相继成立,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17年,地级以上城市(全市)科学技术支出3861亿元,专利申请344万项,专利授权167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7万项,日均896项。

  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

  交通出行更加便利。解放初期,我国交通设施十分落后,出行非常不便。1949年末,全国城市道路面积8432万平方米,拥有公共交通设施的城市仅27个,公共汽(电)车也只有2299辆,黄包车、自行车是大城市比较普遍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改善,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等路网四通八达,城市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2017年,全国城市道路面积达78.9亿平方米,地级以上城市营运公共汽(电)车50.0万辆。2018年,城市客运量为1262亿人次,年末公交专用车道长度达12850公里;30多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1条,运营里程5295公里。

  市政设施逐渐完备。解放前,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及排水、排污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匮乏,市容市貌破败不堪。1949年末,全国只有72个城镇建有自来水厂,供水管道6589公里;污水处理厂仅4座,日处理能力4万吨,排水管道6035公里;有供气设施的城市仅9个,年供气总量为3970万立方米。2017年末,城市供水供气设施完备,供水管道达79.7万公里,年供水总量594亿立方米,供水普及率98.3%;供气管道达11716公里,年供气总量为27.1亿立方米,燃气普及率96.3%;污水处理厂达2209座,日处理能力15743万立方米,排水管道63.0万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5.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9.0%,无害化处理率为97.7%;城市公厕13.6万座,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22.8万台;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83.1亿平方米,管道长度达27.6万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为2418公里;道路照明灯2594万盏。

  邮政通讯方便快捷。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寄信、电报和手摇电话等方式远程联络。改革开放后,邮电通讯业蓬勃发展,信息产业迅速兴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推进,手机、电子邮件和QQ等交流沟通方式迅速流行。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和智能手机普及后,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移动视频直播和餐饮外卖等应用得到实现,线上线下加快融合,物联网加速发展,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战略深入贯彻实施,显著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和工作生活方式。2018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010亿元,其中移动通信业务实现9134亿元;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亿GB,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702亿GB,移动互联网接入户平均月流量达4.4GB;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

  教育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努力发展学校正规教育,同时通过“扫盲班”“夜校”等多种形式快速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改革开放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大,电大、函授和全脱产等成人本专科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市)2581所,专任教师16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百花齐放,艺术创作持续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全国共有3176个公共图书馆、4918个博物馆、528个美术馆、3326个文化馆和2478个艺术表演场馆,这些场馆大部分集中在城市。

  社保医疗体系不断健全。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迅速建立。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逐步构建了更加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建成一整套广覆盖、保基本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市医疗设施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亿人,共有1008万城市居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医院16345个,医院床位350万张,执业(助理)医师188万人。

  居住环境更加美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绿化祖国”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园林城市”创建,再到现在的“绿色城市”和“美丽中国”建设,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更加优美。2017年末,全国城市公园15633个,其中免费公园14555个;公园绿地面积68.8万公顷,1981年末仅有2.2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平方米,而1981年末只有1.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比1986年末提高24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1%,比1996年末提高18.1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改造和治理境内水系和路网交通,就地消纳和利用降雨,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近年来,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整治大街小巷,改善城市环境;规范窗口行业服务,精细化管理城市,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截至2018年末,已评选表彰了五届共176个全国文明城市,其中省会城市23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城区17个,县级市56个。

  五、新型城市蓬勃发展,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新型城市建设精彩纷呈。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有序规范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热点纷呈。城镇棚户区和旧房改造成绩亮眼,综合交通网络明显优化,地下管网改造不断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很多城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博物馆建设,打造书法城市、体操城市、瓷器城市等文化名片,不断开发文创产品,大力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

  特色小(城)镇不断涌现。城乡结合,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热潮,全国大部分地区明确了培育目标,制定了支持政策和相关规划,正在稳步有序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注重产业升级,更关注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完善的设施配置,多元的产业配套,成功的商业运作让越来越多的小(城)镇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截至2018年底,全国特色小(城)镇共有403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城)镇有62个,国家森林小(城)镇有50个,再加上各地政府创建的省级和市县区级特色小(城)镇,以及市场主体自行命名的特色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创建数量有数千个。

  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跨省区域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省域内城市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19+2”[3]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并稳步发展。随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同城化趋势日益明显的都市圈不断涌现。201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5月,中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环杭州湾大湾区互联网经济和会展经济活力十足。新时代湾区化区域的出现,开启了我国湾区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增长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镇居民生活幸福美好。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大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把城市建设成为“发展更科学、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注:

  [1]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

  [2]若无特别说明,本文城市皆为城市市辖区口径。

  [3]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和天山北坡19个城市群,还有以拉萨、喀什为中心的两个城市圈。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

来源:国家统计局